十月中下旬以來,廣州市每日新增感染者人數持續攀升,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以海珠區為主戰場的疫情防控仍處于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在公司黨委領導下,設研院團總支積極響應團市委與局團委關于動員廣大青年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號召,先后組織兩批青年員工到海珠抗疫一線,協助周邊社區做好核酸檢測、流調管理等工作,讓“中交藍 黨旗紅”的青春奉獻之光閃耀防疫前線,溫暖市民心靈。
“情況不妙,老奶奶要摔倒了!”10月28日下午五點多,正在引導群眾做核酸的肖開敏銳觀察到一位在排隊的老奶奶身體正傾斜,他一個箭步沖過去,讓衰弱的老奶奶倚靠在自己身上,并與街道工作人員一起慢慢攙扶老人家到社區辦公室的椅子休息。隨后他端上溫水,仔細詢問老人身體狀況,及時電話通知其家屬。原來,老人家是在外站立久了,高血壓導致頭暈腿軟,休息一陣后,老奶奶完成核酸檢測就跟家人一起回去了。“幸好這個伙子及時扶住我啊,小伙子真棒!”老奶奶向肖開豎起大拇指。
志愿者的工作辛苦且乏味,每天都要連續站著工作好幾個小時,在志愿服務過程中,與街坊群眾偶爾間的交流互動與相互鼓勵就是他們潤澤心靈的“最佳點心”。
“陳伯您好!已掃碼完成,請戴好口罩在前方做核酸。”社區綠樹下、老城街道口,設研 院“藍馬甲”服務隊繼續手把手幫助無智能手機的老人家登記姓名、身份證號碼等信息,保障社區全天的核酸檢測工作高效有序進行。
同一天,另一組志愿者也沒閑著,他們正認真配合開展疫情防控流調工作。“您好,我是海珠區防疫辦的工作人員,請問您是王先生嗎?”“您好,請問您最近是否……”一聲聲年輕專業的聲音正在社區辦公室傳出。
“開展流調工作,既要準確登記重點人員的行程軌跡、健康狀況,又要做好解釋工作、安撫群眾的情緒。一天數百個電話,就是數百次耐心核對地址、數百次彼此鼓舞加油、數百次收獲暖心感謝的過程。”從早忙到午后,儼然已化身社區工作人員的黎健斌深有感觸地與同事們分享自己的工作體會。
“對以為是詐騙電話而不接電話或不回應咨詢的群眾,要保持耐心,不厭其煩地和他們反復溝通,要善于科學普及涉疫相關法律知識,確保廣大群眾能及時提供正確有效的防疫信息,保證電話流調工作經得起復盤檢驗。”黎健斌的“戰友”姚家鵬補充道。
在這場無硝煙的戰“疫”中,設研院“藍馬甲”志愿者與全體防疫工作者一起,共同筑牢廣州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年輕職工在志愿服務中也切身感受到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守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責任擔當。
“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設研院青年將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持續為疫情防控貢獻青春力量,共同迎接戰勝疫情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