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4月8日晚上20:00,廣州地鐵集團接到市里下達任務:4月9日早晨6點前,調配資源,協助白云區完成封控區域圍蔽工作。疫情就是命令!廣州地鐵組織參與全市軌道交通建設的施工單位,迅速安裝完成了8公里的鐵馬、水馬,在短時間內協助完成封控區域圍蔽作業和封閉管理。同時,1463人次的地鐵建設者投身社區支援防疫,筑起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
帶上工具 我們一起上!
緊急抗疫支援的號召,在眾人熟睡的深夜里傳達到了施工一線。“上級安排我們,協助圍蔽作業。所有人,帶上工具,跟我上。”一支支來自地鐵工地的“突擊隊”迅速集結出發,發揮專業優勢,配合白云區開展封控圍蔽作業。
4月8日夜里,在白云區的三元里大道、馬務街,來自中鐵二局廣州地鐵十一號線二分部、中鐵三局廣州地鐵十一號線三分部的20多名突擊隊員有條不紊地將100多個鐵馬和水馬等各類設施搬到指定位置,迅速協助完成封控區域內的圍蔽工作。
據統計,當夜,廣州地鐵集團共調配物資協調白云區安裝鐵馬、水馬達8公里,為實施嚴密區域封控措施創造了條件。
除了發揮專業優勢配合開展封控圍蔽作業,在廣州地鐵集團有序組織下,各施工單位還紛紛響應號召,組織員工參與到工地周邊社區的志愿服務中去。
就近支援 地鐵集團建設管理者成社區防疫堅強力量
4月8日晚,在接到上級的支援號召后,廣州地鐵隨即緊急動員,僅用一個小時,首批響應的共產黨員、群眾志愿者已經完成準備工作,陸續前往居住地附近社區,就近開展支援。
“您好,抱歉深夜打擾您。我們是區防疫工作人員,跟您核實一下……”4月9日凌晨1時,在白云區同德街澤德社區,廣州地鐵建設公司第二建管部的周榮華正在逐個打電話核實重點人群信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是最早一批響應廣州地鐵號召參與屬地社區支援服務的志愿者。從4月8日晚11時起,直至4月9日凌晨4時,5個多小時里,周榮華根據大數據信息,進行數據核實和核酸情況登記,逐個提醒重點人員當晚一定要立即參加核酸檢測并七天三檢。對深夜打來的電話,不少睡夢中的人難免有情緒,但周榮華都一一細心地跟他們解釋,引導他們配合做好防疫各項工作。
毛偉俊是廣州地鐵建設公司機電設備管理部的一名地鐵工程師。今年以來他已經多次利用節假日及周末主動到社區參與志愿服務。今年清明節假期期間,他又主動向社區申請,連續兩天到社區醫院參與志愿服務,幫助居民群眾登記信息、協助接種疫苗。4月9日上午6時,當他收到社區居委會在微信群征集大規模核酸檢測活動志愿者的消息后,作為社區的“老面孔”,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上午10時,毛偉俊已經出現在了社區核酸檢測的現場,“大家慢慢來,不要急”、“沒事,我幫您”,社區長者較多,毛偉俊就耐心地幫助社區長者填寫信息、測量體溫,認真核查排隊人員的健康碼情況。烈日下,他一站就是數個小時。就在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進行時,人群中忽然傳來一陣騷動,原來是一位居民的健康碼變為了“黃碼”,引發了隊伍其他居民的緊張情緒。毛偉俊便立即上前,安撫居民的情緒,并細致告訴該居民街道指定檢測點的情況及相關注意事項,并指引該居民立即前去指定檢測點檢測。服務過程中,個別居民因為對政策的不了解,與現場其他人員發生摩擦,毛偉俊都及時上前,耐心做好勸導和安撫。
和毛偉俊一樣長期參與社區支援服務的還有廣州地鐵集團建設公司生產管理部的張景山。作為社區黨員志愿者的張景山4月9日下午就提前到達社區的核酸檢測服務點,與其他志愿者一起協助布置場地。為確保社區居民和自身的安全,張景山按規定穿上了防護服、防護罩等全副“裝備”。天氣炎熱,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下,張景山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浸透。為了讓居民更快一點完成檢測,他中途沒有停下來休息,四個多小時內,完成了500多名居民的信息錄入工作。廣州地鐵建設公司經營財務部的宋英龍由于所在的社區疫情防控形勢較為嚴峻,志愿者人手緊張,他就主動選擇“多值班、多堅守”。連續工作超過11個小時,手持防疫指引告示牌的宋英龍,成了人群中最顯眼的“引路星”。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