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頒發了第十九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決定,集團參建的廣州市軌道交通十四號線和廣州市資源熱力電廠項目榮膺該獎項。
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是我國土木工程領域工程建設項目科技創新的最高榮譽獎,反映了中國當前土木工程領域的最高水平和最新科技創新與應用,充分體現創新性、先進性和權威性,對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具有示范引領作用。
此次斬獲2項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是繼去年獲得“國家優質工程金獎”之后的又一項國家級大獎,再一次彰顯了企業的實力,提升了我司品牌影響力和市場核心競爭力,也是高質量策劃創優,堅實戰斗堡壘,黨建引領生產的實效性體現。集團將繼續秉承“高效集約、誠信服務、建造精品、奉獻社會”的經營宗旨,發揚精益求精的“市政精神”,不斷擦亮“廣州市政”品牌,努力建設更多的國家優質工程。
廣州市軌道交通十四號線一期工程
工程概況
廣州市軌道交通十四號線一期工程南起廣州市白云區嘉禾望崗站,北至從化區東風站,線路全長54.4公里,共設13座車站。建設過程中,項目形成自主創新技術成果達65項,其中多項創新成果應用到北京、成都、天津等城市地鐵項目,并連續兩年獲評“城市軌道交通技術創新推廣項目”,在全國軌道交通建設中予以推廣,起到了極大的引領作用。
工程技術創新及獲獎
由我司承建的廣州市軌道交通十四號線一期【施工2標】土建工程位于從化區,是江埔站至街口站區間的一部分。項目建設中克服了盾構穿越密集房屋群、富水含砂卵石復合地層和廣從破碎帶等難點,積極應用 “泥水盾構施工渣土、廢漿量預測及泥水處理成套施工技術”、“富水超厚砂卵石層淺埋泥水盾構施工技術”等新技術,提高了泥水盾構施工技術在城市地鐵隧道施工中連續性,縮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質量,有效的節約了施工成本,達到了節能環保、節約土地資源及改善交通狀況的目標,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工程積極應用“建筑業10項新技術”數項,五小優秀成果5項,獲省部級QC成果1項,自主技術創新2項,省部級工法2項,專利2項,省土木建筑學會科學技術獎1項,市政工程科學技術獎2獎,先后斬獲“國家優質工程獎(金獎)”“廣東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鄉杯” 等獎11項。
廣州市資源熱力電廠項目
工程概況
為高質量解決廣州市垃圾處理問題,廣州環保投資集團按廣州市委市政府前瞻性規劃和要求,建設城市生活垃圾終端處理基礎設施群打造環保標桿工程。標桿工程由廣州市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資源熱力電廠組成,日處理垃圾10500 噸,服務范圍覆蓋4664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27.54萬平方米,總投資70.1億元。廣州市資源熱力電廠項目以清潔能源生產、環保裝備制造等五大核心業務,打造前端收集保潔、中轉運輸和終端處理的垃圾焚燒發電全產業鏈,首創六大核心創新技術,形成七大循環經濟產業園,首次探索出“終端處理-循環產業-環保科普”的“廣州模式”,對深化和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有重大示范意義,為打造國際一流灣區貢獻垃圾處理的“廣州經驗”,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工程技術創新及獲獎
市政集團作為廣州市第五資源熱力電廠廠房工程及廣州市第三資源熱力電廠公用配套工程場地平整工程施工總承包單位,實現了國內首例在高填方邊坡上建設重型資源熱力電廠,最大填方高度達60m,坡度陡于1:1.5。工程積極應用“建筑業10項新技術”,獲省部級QC成果2項,國家級QC成果1項,自主技術創新3項,專利6項,核心期刊論文1篇,地方標準2項,先后斬獲“廣東省市政優良樣板工程” 等獎4項。
來源:總承包分公司 潘冬 姜志敏